《台北地圖 | Taipei Map》

獻給第二家鄉台灣的禮物

來自英國的台灣新住民Tom,耗時一年取材構思、實體走訪、一筆一畫繪製的《台北地圖》!這份地圖紀錄了 Tom 對城市的日常觀察與生活點滴,是他眼中最溫暖的台灣。

謝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,2021年嘖嘖募資3個月,2,332人響應,達標9,540%。

 

台灣是我的第二個家鄉,我想透過創作,記錄下這塊土地的溫暖日常。

大家好,我是 Tom Parker,是一位來自英國的插畫家,同時也是台灣的新住民。我很喜歡台灣的美學,在這片土地孕育出豐富的藝術、文化,滿載了人文溫度,即便我已經在台灣多年,每天還是能發現許多驚奇!我喜歡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感受當地的生活步調,挖掘平凡中的不凡,再透過畫筆一一記錄下來。

 

透過《台北地圖》,想跟你分享這塊土地帶給我的感動。

台灣蘊含豐富的藝術、文化,滿載了人文溫度,時常帶給我新的靈感!

我從小就喜歡畫圖、喜歡從生活中找尋靈感,並且特別喜歡畫迷宮、地圖這種較為複雜的元素;在我來到台灣後,很快就愛上這裡的人事物,無論是新舊交融的城市美學、熱情溫暖的人們、甚至是乖乖坐在機車後座的小黑狗(我的狗 Bene 只會躺在我的草稿上...),都讓我印象深刻,並帶給我許多靈感,也因此我開始想畫一系列以台灣為主題的創作。

在我完成《我的台灣味》、企鵝逛夜市的《Taipenquins》拼圖、還有很多台灣各地的景點圖....等一系列創作後,我開始想:應該要挑戰一份規模更大、能涵蓋更多細節的作品,於是,《台北地圖》就這麼誕生了!

 

從構思到繪製完成,費時快要一年,我想要忠實還原這城市每個角落的風情。

《台北地圖》的創作花了快要一年的時間。為了還原這城市的每個角落,光是前置作業時間,就大概是實際作圖的兩倍 —— 我會先列印出小張地圖,從圖上圈選重要地標、標示出主要幹道,接著花幾天時間,搜集每個區域的資料,將其他有趣的特色、景點納入圖中。確定好這些資訊後,再用網格對比、將構思的線稿騰到大張的圖畫紙上進行草圖,最後將草稿掃描進電腦上色。

整幅《台北地圖》的原稿超過 20 張,完成一張 A4 的手繪草稿,需要至少半個月,因為要逐一確定地標的比例尺、也要稍微調整建築物的方向,讓他們不會背對欣賞者。同時,我也希望在作品裡紀錄下我對日常生活的觀察,比方說,我發現下雨時如果要騎機車,男生都會把雨衣給女生穿,這真的超級溫馨的!

在創作中我持續發現未曾見過的風景、也更認識我的第二故鄉,希望你們也能從圖中挖掘更多驚奇!

其實,《台北地圖》這件作品更像我的「台北印象」,而非完全精確的「台北地圖」。

我希望能盡可能詳細的把城市內的細節都記錄下來,不過這樣就會很難維持所有內容的等比例縮放,所以還是稍作改動來兼顧距離與空間的考量,比方說、圖上相鄰的建築物實際上可能有點距離,不過建築的方位、形狀、綠地的相對比例...都會盡量符合現實,沒有實際到過的地方,我也會參考空拍圖與其他網路資料來確認細節。

原本的版面最北邊只到士林,後來延伸到了北投;而在第一版的《台北地圖》完成後,大家給了我許多意見與支持,真的非常感動!所以我又補上了龍山寺、剝皮寮...等重要地標,也把一部分的中永和畫進來了。

之前有網友問我:地圖上綠地很多,比例是否正確?別懷疑,台北真的充滿繁華綠意!之前構圖時,我先透過 Google 地圖確認綠地的相對面積,也訝異於台北市的綠地和山坡面積佔比如此大呢。

創作這系列台灣題材的作品,讓更多人能認識這個溫暖的地方,令我感到十分滿足!我在畫圖時喜歡四處藏東西,就像是台北地圖版的威力在哪裡一樣。這些小細節充滿驚奇,很期待大家跟我分享你們的發現。

 

《台北地圖》相關商品在這裡

Added to Cart
Shopping Cart Updated
Network error, please try again!